全鋁車身在奧迪 A8 上的應用歷史

奧迪 A8 全鋁車身的應用有著悠久且精彩的歷史。

早在 1982 年,奧迪就開啟了“高度鋁制轎車”項目著手研發(fā)鋁制車身,這得到了大眾集團主席皮耶希的支持,由奧迪輕量化設計中心主任 Heinrich Timm 主導。

1985 年漢諾威交易會上,奧迪展示了鋁制外殼車身的奧迪 100,兩名女子就能輕松舉起整個車身。

1987 年,全鋁車身技術被應用到奧迪 V8 車型上,1988 年實現(xiàn)量產,奧迪 V8 成為奧迪首款量產的全鋁車身車型。

1990 年,奧迪打造了用于展示全鋁車身技術的概念車——Audi Avus,并全球展示。

1993 年法蘭克福車展展出奧迪 A8 ASF 概念車,1994 年日內瓦車展量產版鋁制車身奧迪 A8 正式投入市場,意味著奧迪 ASF 全鋁車身技術逐漸成熟。

1999 年,奧迪 A2 車型首次用到激光焊接技術,解決了鋁合金材質連接難題,推進全鋁車身技術大規(guī)模應用。

21 世紀,各大品牌對鋁制車身追求達頂峰。以奧迪“ASF”全鋁車身為例,1993 年應用于奧迪 A8,當時全鋁車體將鋁和鋼融合,不裝四個車門時車體僅 220Kg,強度提高 60%,擁有出色燃油經濟性和最高抗扭轉剛性。

第一代奧迪 A8 (D2)于 1994 - 2002 年,雖 1994 年才正式誕生,但研發(fā)追溯到 1982 年與美鋁協(xié)議,首發(fā)便有標軸和長軸可選,還有 2.8L V6、3.7L V8 和 4.2L V8 三款發(fā)動機可選。

總之,奧迪 A8 全鋁車身的應用歷史充滿創(chuàng)新與突破,展現(xiàn)了奧迪在汽車制造領域的領先技術和不斷進取精神。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北京今天(2025年3月31日至2026年3月29日期間工作日)的限號區(qū)域,除特定公務用車范圍為本市行政區(qū)域內道路外,其他機動車限行范圍是五環(huán)路以內道路(不含五環(huán)路),限行時間為7時至20時。本市對不同車輛有著不同的限號規(guī)定,特定公務用車是
福迪攬福動力性能較為出色,能滿足日常及一定越野需求。它搭載 2.0T 渦輪增壓、1.9T 渦輪增壓以及 2.4L 自然吸氣三種發(fā)動機,不同發(fā)動機功率和扭矩各有特點。2.0T 和 1.9T 車型配備 6 擋手動變速器,2.4L 車型配備 5
進口 ABS 的價格比國產的高出不少,差價可達數(shù)倍。以常見類型為例,國產兩通道 ECU 控制的 ABS 版本約 500 元,而進口摩托車的 ABS 系統(tǒng)可能高達 2000 多元。基礎機械 ABS 加上配件價格約 30 到 40 元,即便某些
中華豚的安全配置較為豐富。這款定位微型車的車型,雖價格親民,但在安全保障方面毫不含糊。它配備了如 ABS+EBD、ESP 等常見且實用的基礎安全配置,能有效提升車輛在行駛中的穩(wěn)定性與制動性能。此外,車道偏離預警、自動駐車、倒車雷達等配置也為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