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甲殼蟲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哪里?

第一代甲殼蟲的設計靈感主要來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 Tatra 汽車。當時,Tatra 在齊柏林飛艇設計師 Paul Jaray 的主導下打造全新的精簡化造車平臺,1937 年,四臺 T97 試裝車駛出了生產(chǎn)車間。

T97 搭載水平對置四缸發(fā)動機,后置布局,配備四輪獨立懸掛和液壓鼓式剎車,動力水平名列前茅,其流線設計更是備受關注。

費迪南德·保時捷與 Tatra 核心人物 Ledwinka 私交甚好,多次造訪捷克 Tatra 工廠,并被 T 系列車型的優(yōu)雅設計深深吸引。在希特勒提出打造國民車的愿景后,費迪南德·保時捷著手打造大眾的首款車型 Tpye 1,也就是甲殼蟲??梢钥闯觯讱はx在造型上受到了 Tatra 理念的影響。

雖然 Tatra 因甲殼蟲的誕生提起訴訟狀告大眾涉嫌抄襲,但因德國入侵捷克,官司不了了之。二戰(zhàn)結束后,大眾公司在 1961 年以 300 萬德國馬克庭外和解。

第一代甲殼蟲汽車是由費迪南德·波爾舍設計的。1933 年德國的波爾舍博士設計了一種類似甲殼蟲外形的汽車,充分發(fā)揮了甲殼蟲形的長處,使其成為同類車中之王,甲殼蟲也成為該車的代名詞。

1934 年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chǎn)了氣流牌小客車,采用了流線型車身外形。

1938 年,大眾汽車公司委托了弗迪爾德南德·保時捷領導的保時捷汽車工程設計了甲殼蟲這款新型小型車。保時捷目標是創(chuàng)造一款簡單、實用、易于維修的車輛,受甲殼蟲昆蟲啟發(fā)確定了獨特的圓潤外形,并在維也納大學的風洞里進行大量測試優(yōu)化了空氣動力學性能。然而,由于二戰(zhàn)爆發(fā),甲殼蟲汽車的量產(chǎn)計劃推遲,直到 1945 年戰(zhàn)爭結束后才開始量產(chǎn),并很快走紅全球,以單一車型累計生產(chǎn)超二千萬輛的紀錄暢銷世界各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全新伊蘭特的油耗表現(xiàn)較為出色。不同版本車型的油耗有所差異,1.5L 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搭配 CVT 變速器的車型,WLTC 綜合油耗低至 5.36L/100km,日常駕駛中車主平均油耗多在 4.4 至 7.6L/100km 之間;1.4T 車型
在2025年谷歌I/O開發(fā)者大會上,一則重磅消息引發(fā)科技與汽車領域的廣泛關注:谷歌將把最新的Gemini AI助理引入搭載Android Automotive OS的車載系統(tǒng),沃爾沃旗艦純電動SUV EX90車系成為首發(fā)車型。 谷歌推出G
蛇標野馬的內飾設計獨具魅力,將運動風格與舒適體驗巧妙融合。其設計靈感源自飛機駕駛艙,大量碳纖維裝飾件不僅提升質感,更添運動氛圍。中控臺以黑色為主色調搭配銀色面板,層次分明且簡潔大氣。左右對稱設計方便操作,厚實真皮座椅的 14 向電動調節(jié)與按
雅馬哈 150 踏板的保養(yǎng)成本不算高。雅馬哈 150 踏板在保養(yǎng)項目上,機油、空氣濾清器、火花塞等更換周期相對合理,比如發(fā)動機機油 800 到 1500 公里更換一次,空氣濾清器 2000 公里清洗,火花塞 20000 公里更換。而且每次保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