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電動汽車是如何界定的,和其他電動汽車有啥區(qū)別?

增程式電動汽車是一種主要依靠電力驅動,以汽油作為輔助能源,能利用外接電源和車載充電補充動力的電動車輛。它通過燃料發(fā)電給電池充電,由電機驅動車輛行駛,發(fā)動機并不直接參與驅動車輪,而是扮演發(fā)電的角色。與其他電動汽車相比,增程式電動汽車在驅動系統(tǒng)、充電方式、續(xù)航里程、排放以及價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差異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驅動系統(tǒng)方面,純電動汽車完全依賴電池和電動機驅動車輛前行;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電動機雖依賴電池,但還配備較小的內燃發(fā)動機,此發(fā)動機并非直接驅動車輛,而是專門為電池充電,以此增加行駛距離 。

充電方式上,純電動汽車只能乖乖地通過充電樁來補充能量;增程式電動汽車則更加靈活,既可以像純電動汽車那樣連接充電樁充電,也能前往傳統(tǒng)燃油站加油,讓發(fā)動機發(fā)電為電池補充電量。

續(xù)航里程也是二者的一大區(qū)別。增程式電動汽車由于有內燃發(fā)動機作為備用能源,在續(xù)航方面往往更勝一籌,不用擔心因電量耗盡而拋錨在路上。而純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則主要受限于電池容量和充電設施的普及程度。

排放情況同樣不同。純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不產生尾氣排放,對環(huán)境十分友好;增程式電動汽車在運行時會產生一定的尾氣排放,不過排放量通常要低于傳統(tǒng)內燃機汽車。

至于價格,純電動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價格差異受品牌、型號和配置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來說,純電動汽車的初始購買價格可能會略高于增程式電動汽車,但從長期運行成本來看,純電動汽車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總之,增程式電動汽車與其他電動汽車各有特點。消費者在購車時,可根據自身日常出行需求、長途駕駛頻率、對環(huán)保的重視程度以及預算等多方面因素,權衡利弊,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智駕的定義隨著技術發(fā)展不斷演變,從早期簡單雛形到如今向“輔助駕駛”深度轉變。在近百年歷程中,從技術萌芽期的理論探索,到技術積累期傳感器與算法突破實現 L1 級輔助駕駛商業(yè)化,再到商業(yè)化探索期 L2 級普及、L4 級試點,直至當下高速發(fā)展與法
全新軒逸智駕版在智能配置升級后,內飾材質并未改變。日產軒逸2023款智駕版的內飾方向盤依舊采用真皮材質,握感舒適且彰顯品質;座椅材質保持為仿皮,不僅視覺上有質感,乘坐起來也較為舒適。雖然智能配置有所提升,為車內帶來更多科技氛圍,但內飾材質延
目前智駕算力排行前十的汽車品牌有特斯拉、華為、小鵬、理想、比亞迪、蔚來、智己、阿維塔、極越、極氪 。智駕算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車智能駕駛的潛力。像華為憑借 7.5EFLOPS 的算力拔得頭籌,理想以 5.39EFLOPS 也位居前列。
上汽智駕的獨特之處在于其自研的“零博弈”共駕算法,對底盤車控與智駕控制深度整合協(xié)同,實現人駕與機駕融合,帶來人性化人機共駕交互體驗。這一算法讓人機交接絲滑流暢,駕駛員接管時不會有車輛搶奪駕駛權之感,介入后又能無縫恢復自動駕駛輔助,無需重新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