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比亞迪入局,10萬級汽車要普及AI了
在國內車市,乘用車年銷量穩(wěn)定在 2500 - 2700 萬輛,比亞迪和吉利的銷量之和占據了約 30%的份額。如今,這兩大車企正引領一股新潮流:讓 10 萬級汽車普及 AI。
曾幾何時,低價是刺激汽車銷量的法寶,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自 2018 年至 2024 年新勢力快速崛起后,汽車智能化進程加速。如今,AI 已不僅局限于簡單的輔助駕駛或智能座艙應用,而是整車與 AI 的深度融合。
截至 2024 年 12 月,中國有 2.49 億人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占整體人口的 17.7%,2025 年這一數字還在攀升。消費者對 AI 的高接受度,促使車企在這方面發(fā)力。
就在 7 月末這一周,吉利和比亞迪分別有新動作。吉利解密德國研發(fā)中心成果,聚焦于吉利銀河 A7 的底盤駕控通過 AI 實現的升級。比亞迪則即將開啟大型活動,開展“人算不如 AI 算”第五代 DM 的評測之旅。
以吉利銀河 A7 為例,AI 在動力和底盤方面已見成效。6 月發(fā)布的 AI 電混 2.0,在銀河 A7 上饋電油耗低至 2.67L/100 公里,滿油滿電最高綜合續(xù)航超過 2100 公里,而 AI 電混 1.0 的饋電油耗為 2.9L/100 公里,滿油滿電最高綜合續(xù)航 2100 公里。底盤方面,其覆蓋細分路況達 200 多種。
比亞迪在智能駕駛普及上也不遺余力。2025 年開年便宣布普及全民智駕輔助,將高階智駕技術覆蓋至 10 萬元以下車型,打破“智駕即高價”的傳統(tǒng)格局。
如今,智能駕駛系統(tǒng)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車企之間“拼性價比”的傳統(tǒng)競爭模式,正逐漸被 AI 打破。未來,10 萬級汽車有望成為 AI 技術的普及陣地,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智能、便捷的駕駛體驗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