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 的越野性能如何評估

SUV 的越野性能評估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機動性,由軸距、輪距和最小轉彎半徑決定。軸距短駕駛靈活但得兼顧空間,輪距影響通過寬度,山林中較小輪距更靈活,最小轉彎半徑越小,極端環(huán)境下掉頭轉彎越輕松。

其次是通過性,由接近角、離去角、通過角和最小離地間隙決定。接近角大爬坡時前端不易碰撞,離去角大離坡時車尾不易碰撞,通過角越大越不易托底,最小離地間隙指滿載靜止時汽車最低點與支撐平面的距離,這些角度和距離越大,通過性越好。

再者是脫困性,關鍵看車輛硬件配置,如四驅系統(tǒng)、差速鎖。普通消費者重點關注四驅系統(tǒng)、中央差速鎖、前橋差速鎖、后橋差速鎖,三個差速鎖都有最好,有中央差速鎖也能保證一定脫困能力。

然后是循跡能力,輪胎抓地力、轉向機構的精準反應、差速器的限滑能力、TCS/ASR 循跡控制系統(tǒng)都很重要,循跡能力在越野時比普通路面更關鍵。

還有涉水性,通常水深超過輪胎三分之一高度可放心通過,超過一半要小心,超過保險杠發(fā)動機易進水。

沃爾沃 XC90,其最小離地間隙在無負載時較高,接近角、離去角、通過角表現(xiàn)良好,懸架壓縮行程達 35 厘米,最大側傾斜度為 43.70°,四驅系統(tǒng)反應能力不錯,最大牽引力為 1724kg,最大攀爬角度為 36°。奧迪 Q7 四驅系統(tǒng)采用機械差速鎖,可靠性高,quattro 系統(tǒng)能調節(jié)動力分配,懸掛行程達 35cm,最大側傾角為 41°,單輪脫困能力強,最大牽引力達 2164kg,最大爬坡度為 42°。

四驅系統(tǒng)方面,有全時四驅、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全時四驅始終保持四輪驅動,能在各種路況下提供穩(wěn)定牽引力。分時四驅可手動選擇兩驅或四驅模式,越野時選四驅,好路面選兩驅能省油。適時四驅會自動切換兩驅和四驅模式,但越野性能可能不如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差速鎖能在車輪打滑時將動力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上,提高脫困能力。

7 座 SUV 車型的越野性能評估,要考慮動力,像福特銳界、榮威 RX8 動力強勁。四驅系統(tǒng)很關鍵,如廣汽三菱歐藍德、榮威 RX8 四驅車型的配置。還有底盤離地間隙、接近角和離去角,像皇冠陸放表現(xiàn)不錯。一些配置,像途觀 L 的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哈弗 H9 舒適的底盤懸架結構,傳祺 GS8 的多種駕駛模式,也會影響越野性能。

總之,評估 SUV 越野性能要綜合考慮這些方面。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MMT智駕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在于成本低廉且效果卓越,還擁有預埋技術等。在智駕領域發(fā)展進程中,供應商方案逐漸受到重視,MMT因成本優(yōu)勢嶄露頭角。它依靠低成本技術路徑,如幻方模型解決難題,能以較低投入實現(xiàn)出色智駕表現(xiàn)。同時,日產簡中平臺的一些預埋技
L2級智駕要求駕駛員全時參與駕駛,時刻保持專注,隨時準備接管車輛。L2級智駕屬于部分自動化駕駛,雖系統(tǒng)能同時控制車輛縱向和橫向運動,但駕駛員責任重大。要始終監(jiān)控周邊環(huán)境,像自動泊車有異常、自適應巡航遇突發(fā)狀況都得及時介入。同時,需具備足夠駕
汽車和電動車在駕駛體驗上存在多方面明顯差異。行駛過程中,電動車電機安靜,汽車發(fā)動機動靜較大;起步加速時,電動車能瞬間輸出峰值扭矩,汽車則需轉速提升;電動車有動能回收,松油門有剎車感且駕駛更平順,汽車換擋有頓挫感。另外,電動車重心低,操控更穩(wěn)
奧迪智駕的競爭力體現(xiàn)在技術合作深度、傳感器配置以及功能覆蓋范圍等方面。在技術合作上,奧迪與華為深度攜手,自 2025 年起新車型將配備 e3 1.2 電子架構融合高階智駕能力。傳感器方面,像奧迪 A5L 配備含雙激光雷達在內的 33 個傳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