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搖號的新能源號牌以后還能先走一步?
作者:車仔面 標簽:新能源號牌 2017-10-18 15:26:04
為了一張汽車號牌,大多數(shù)準車主們都需歷經(jīng)月經(jīng)式搖號與賭博式拍賣的折騰,而新能源車車主們則可以免搖號申請或極高的中簽概率地拿下新能源號牌。當你以為艱辛地拿下汽車號牌后,誰知道這只不過是純?nèi)加蛙嚱K生折騰的開始......隨著新能源號牌在上海、深圳等試點城市上線,采用漸變綠與黃綠雙拼色的新式號牌加以區(qū)分,以后路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感覺就像簡單地分了個組似的,而這個分組很可能只是前戲而已。
1| 12月1日起,上海、深圳、無錫、南京、濟南五個試點城市開始采用新能源號牌。
2| 已登記的新能源汽車以自愿原則更換新能源號牌。
▍為何要換新號牌?
關于新能源號牌的美丑,確實因個人審美而異,再此不作討論。但設計的初衷是讓新能源號牌看起來要“與眾不同”點:
● 新能源號牌設計構思:為了體現(xiàn)綠環(huán)環(huán)保的寓意,所以車牌以綠色為主調,小型汽車號牌采用漸變綠色,而大型汽車則采用黃綠雙拼色設計。其中號牌的字母“D”代表純電動汽車,而“F”則代表非純電動車型(即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燃料電池等車型)
小編理解其中的潛臺詞便是,要讓路邊行駛的新能源車與普通的汽車號牌有所區(qū)分(都怪新能源車長得普通),一般路上跑的,除了特斯拉、寶馬i8或i3大家比較熟悉的新能源車型外,許多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外觀沒多大區(qū)別,尤其是各種基于燃油版升級而成的插電式混動車型,車企要不就換個logo色,如豐田雙擎車型的藍邊logo;或在中網(wǎng)格柵等地方點綴一些顏色,常見的是藍色。
而若要準確地區(qū)分新能源車型類別還得從汽車身上各種字母標識入手,常見標識如下:
| EV(Electric Vehicle):純電動汽車,蓄電池供電,驅動電動機工作
| HEV或Hybrid(Hybrid Electric Vehicle):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以熱力與電力雙動力源驅動
| PHEV(Plug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需插電的混合動力汽車
新能源標識
目前,我們常見的號牌為九二式機動車號牌(1992年發(fā)布,故稱九二式)樣式,由省份簡稱、城市或地區(qū)字母和五個編碼組成。而新能源號牌增加了一位數(shù)編碼,其容量大大增加。
簡單地來說,在路上不留點心看新能源車型,還真難辨它是雌雄,汽車科技頻道認為提高辨識度是新能源號牌上線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其中也迎合號牌增容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的路權將增大?
目前國內(nèi)各大城市交通治堵主要手段是控制車輛保有量或控制車流量,淺層角度去理解這些治堵政策,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的思路是:
| 故意加重特定范圍車主的用車成本(包含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
例如上牌難,車主只能通過月復一月地搖號拍賣,這就增加了他們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而BRT(城市公交快速道路)與公交專用道則是讓公共交通優(yōu)先,私家車路權較低。近年來,政府鼓勵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既財政補貼,又有政策優(yōu)惠,反觀購買傳統(tǒng)燃油車的車主們的這很難不讓人認為,新能源號牌的上線是擴大其路權而鋪路,設立新能源汽車專用道?可走公交專用道?設立加油站專用位?收費站優(yōu)先通過?等等措施也不是沒可能的。
深圳試點了新能源號牌之后,便計劃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差異化管理,例如新能源汽車可以行駛公交車道或HOV車道(多乘員車道)。
全球各地交通治堵也是奇招百出,例如剛才上面所提及到“HOV車道”,又稱多乘員車道或大容量車道,一般核載9人及以下的載客汽車只要滿足車內(nèi)人數(shù)超過兩人,即可走多乘員專用道,這種專用道的設計是鼓勵大家多人出行或拼車出行。這種理念最先出現(xiàn)在美國,并在加拿大等國家普及,以美國為例,HOV車道必須至少維持在72km/h時速行駛,名副其實的綠色快速通道。而這種專車專道的趨勢相信也會逐步側傾新能源汽車。
上面所說的猜想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可以確定的是,新能源汽車在未來肯定擁有更多優(yōu)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