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8 日,工信部官網發(fā)布了《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公示,公開征集意見。該標準旨在解決隱藏式門把手在實際應用中暴露的問題,核心是 “安全優(yōu)先”。此消息一出,隱藏式門把手的好日子,算是要到頭了!估計用不了多久,傳統(tǒng)門把手將再次回歸!
隱藏式門把手是一個統(tǒng)稱,但我更愿意稱他們是“花式門把手”呢? 這是因為他們雖然大部分都是隱藏式的,但卻是五花八門!有半隱藏式的,伸縮式的,單邊翹起的,內縮式的,按鍵式的,什么樣的都有。以至于不少人都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正確打開車門。

以至于網上出現(xiàn)了隱藏式門把手的各種貼紙,教給第一次使用這種門把手的人,如何正確打開車門。比如說有的車門是先按后拉。而且這個按還得是按下一側,另一側翹起,然后才能拉開!
有的是彈出再拉的,是電動的,當檢測到車速慢,或者是車主帶著鑰匙靠近車輛的時候,就會自己彈出來,當然偶爾會有比較麻煩的時候。比如說你在車內開車,減速靠路邊接朋友。這個時候,汽車就不知道是你要下車,還是有人要上車。所以你要先解鎖,車外的門把手才會彈出來。

還有先按下去,再拉開的,豐田就是這樣設計的,非常的不方便。
雖然很多汽車品牌強調說,隱藏式門把手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阻。但其實有實測數(shù)據(jù)顯示,在緊湊型轎車上,隱藏式門把手對風阻系數(shù)的影響僅為0.005-0.01,遠低于車身底盤平整度(影響約 0.02-0.05)或后視鏡造型(影響約 0.01-0.02)的優(yōu)化效果。所以隱藏式門把手對于風阻的影響極低。
另外,隱藏式門把手還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因為隱藏式門把手需集成電機、傳感器、電子控制系統(tǒng),成本比傳統(tǒng)機械門把手高300-500 元 / 套,且維修復雜度更高。
再有,隱藏式門把手在極端情況下(斷電、低溫凍結)可能影響逃生,車企需額外投入成本增加安全冗余設計(如機械解鎖裝置),進一步推高成本。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最終國家要出手的原因,因為再不出手,隱藏式門把手就被廠家給玩兒壞了。越來越花哨,越來越難用。所以國家要求的規(guī)范里,就包含了安全冗余設計(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裝置,確保在碰撞、起火等場景下,即使全車斷電,電動門把手也能通過機械方式手動解鎖),結構強度強化(要求門把手能承受 5000N 持續(xù)壓力不變形,以防止事故后結構失效),極端環(huán)境適應性(需通過 - 30℃至 85℃全溫域測試,解決北方冬季門把手凍結無法開門的問題)等等。

而想要達到這些要求的話,隱藏式門把手的成本可能還會進一步提升。所以我認為,用不了多久,傳統(tǒng)門把手可能就會回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