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宇星車觀以《響應(yīng)尹同躍呼吁,車企不妨來一場出海“大比武”》為題,建議車企“比一比汽車出口”,讓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有關(guān)“比品牌、比創(chuàng)新”的呼吁,能夠及時、快速、有效地“落地”。
那么,作為國內(nèi)頭部汽車企業(yè),如排名前十的汽車集團,其出口情況究竟如何?今天,宇星車觀愿繼續(xù)與大家一起探討。
2024年,國內(nèi)出口汽車585.95萬輛,其中,排名前十的汽車企業(yè)累計出口480.08萬輛,占比為81.93%(見表一)。

企業(yè)層面,出口占比最高的是銷量總排名只有第6位的奇瑞集團,2024年出口汽車首次超過100萬輛,114.43萬輛的業(yè)績也創(chuàng)造了國內(nèi)車企的最高出口紀錄。
2024年,奇瑞集團的“出口比”達43.96%,然而這并不是奇瑞歷史上的最高比例。如2023年,奇瑞銷量為188.10萬輛,出口93.71萬輛汽車,“出口比”達到驚人的49.82%,表明奇瑞在國內(nèi)外兩個市場幾乎平分秋色。此外,奇瑞在全國總出口量中的占比達到19.53%。所以,奇瑞人常??梢宰院赖卣f,我國每出口5輛汽車,就有一輛是奇瑞的。
那么,國內(nèi)車企誰才是“出口比”的第二名?也許您沒想到,它就是總銷量排名第10位的長城汽車。2024年,在長城銷售的123萬多輛汽車中,有45萬多輛汽車“出海”,出口占比達36.77%,也是國內(nèi)車企“唯二”的超過銷量三分之一的車企。同時,長城在全國總出口量中的占比達到7.73%。

再看“出口比”第三的上汽集團,從2023年超過百萬輛的出口規(guī)模下探至2024年的90多萬輛??梢姡^去的一年,上汽在國內(nèi)外兩個市場都不樂觀,不但總銷量輸給BYD,丟掉持續(xù)十多年的中國汽車“一哥”地位;而且出口量又敗給奇瑞。但23.79%的出口比,還是為上汽集團保留一絲顏面,在全部出口量中的占比達到15.85%,僅次于奇瑞集團。
此外,“出口比”排在中上游(第4、第5)地位的吉利、長安,2024年出口量都是53萬多輛,約為各自銷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不高不低、中規(guī)中矩。
以上前5家車企的“出口比”,都高于前十家汽車集團的平均水平線——17.98%。顯然,再排在后面(第6位)的北汽集團出口量就比較低了,27.44萬輛的出口業(yè)績,只相當于吉利、長安的一半。
重點來了,讓我們來看近年來,以“新能源車”為名異軍突起、如日中天的BYD。2024年,BYD的“出口比”在國內(nèi)前十家企業(yè)中只排第7位,不但遠低于前面例舉的奇瑞、長城和上汽,還低于吉利、長安、北汽等,即使不便稱其為“內(nèi)戰(zhàn)內(nèi)行”,肯定也談不上“外戰(zhàn)內(nèi)行”了。
還有,不能不說的是在“出口比”前十名內(nèi)墊底的竟然是一汽集團。坐擁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兩大合資車企,其市場目標顯然是一致“向內(nèi)”了;而紅旗、奔騰等自主品牌,以及商用車品牌——解放,也未能有效撐起整個集團大規(guī)模“出?!钡闹厝?,“出口比”低于百分之四,近乎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難免令人唏噓。
作為“難兄難弟”,同為大型央企的東風集團,不到十分之一的“出口比”,在銷量前十的汽車集團中位列第8,比銷量排名還低一位,同樣令人感慨。
當然,愿意“陪太子讀書”的還是有的,就是介乎于東風和一汽之間的廣汽集團。同樣,這家車企中的后起之秀,雖然有著廣汽豐田、廣汽本田這兩個不差或曾經(jīng)不差的合資企業(yè),很難再向外拓展市場;而自家的自主品牌傳祺、埃安等市場表現(xiàn)飄忽不定,也難于獲得海外市場的首肯……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將表一,按“出口比”高低的順序做一個排列,就會更加的直觀、明了,易于理解。那就請看表二。

最后,我們還是希望占據(jù)八成以上出口量的頭部車企,真正能夠如尹同躍在此次論壇所說的,做一個出海的文明的使者,爭取成為國家走出去的一張名片……
【相關(guān)閱讀】
響應(yīng)尹同躍呼吁,車企不妨來一場出海“大比武”
宇星車觀:百萬規(guī)模、一半銷量——奇瑞自帶出口基因?
汽車出口“AB面” 知其一,也應(yīng)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