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奧迪與上汽聯(lián)合打造的首款戰(zhàn)略電動車型,奧迪 E5 Sportback 以 “中德協(xié)同創(chuàng)新” 打造這款豪華純電轎跑。這款基于智能數字平臺開發(fā)的中型轎跑,車身尺寸達 4881×1960×1479mm,軸距 2950mm,既保留 Sportback 家族標志性的溜背造型(風阻系數僅 0.25Cd),又通過 23.59-31.99 萬元的預售價覆蓋主流高端市場。作為奧迪電動化轉型的核心作品,它融合德國團隊調校的機械素質與中國本土化智能科技,在專屬AUDI智造基地量產過程中嚴格遵循奧迪全球制造標準,搭載 800V 超充技術(10 分鐘補能 370km)與 CLTC 最高 773km 續(xù)航,實現(xiàn)性能與實用的雙重突破。
奧迪 E5 Sportback 特別在速度與操控質感上展現(xiàn)了德系機械素質與電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今天我們從核心性能參數、底盤技術、動態(tài)表現(xiàn)三個維度展開:

一、速度性能:超跑級爆發(fā)力
動力總成與加速表現(xiàn)
旗艦 quattro 雙電機四驅版搭載前后永磁同步電機,總功率達579kW(787 馬力),峰值扭矩800N·m,配合 quattro 智能四驅系統(tǒng),零百加速僅需3.4 秒,最高時速230km/h。這一數據甚至超越保時捷 Taycan ,直逼百萬級超跑。實測彈射起步時,加上倍耐力 P-ZERO 后胎(285/35 R20)的抓地力,車身無明顯打滑,動態(tài)模式下的空氣懸架 + CDC 減振器組合,有效抑制了電動車常見的抬頭現(xiàn)象,加速 G 值穩(wěn)定在 0.9g 以上,不僅體現(xiàn)了超跑級動力儲備,更展現(xiàn)了電動車扭矩平臺的獨特優(yōu)勢。
后驅版提供兩種動力選擇:單電機 220kW 版本零百加速6.1 秒,300kW 版本提升至5.0 秒,CLTC 續(xù)航最高達773 公里,兼顧日常通勤與性能需求。

二、操控質感:德系調校精髓與智能化底盤
底盤硬件與調校哲學
采用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懸架,保留 “低速靈活、高速穩(wěn)定” 的德系操控基因。頂配車型配備主動式空氣懸架(上下 45mm 可調)和CDC 連續(xù)可變阻尼減震系統(tǒng),每秒可進行1000 次實時阻尼調整:
動態(tài)模式:懸架自動降低 15mm,阻尼變硬,允許輕微轉向過度,滿足激烈駕駛需求;
舒適模式:懸架變軟、轉向變輕,配合低滾阻輪胎(普利司通 Turanza T005),過濾 90% 以上路面顛簸。
空氣懸架還可根據車速自動調節(jié):高速(>110km/h)降低 15mm 提升穩(wěn)定性,低速(<45km/h)恢復至標準高度,兼顧通過性與能耗。

三、動態(tài)表現(xiàn):賽道級操控與日常實用性平衡
賽道模式:切入賽道模式的瞬間,奧迪 E5 Sportback 像被喚醒的猛獸 —— 空氣懸架驟然壓低至 119mm,車身緊貼地面,CDC 阻尼瞬間繃緊,過彎時側傾被死死摁?。籷uattro 四驅在毫秒間動態(tài)分配扭矩,配合后輪轉向的協(xié)同,長軸距車身竟靈活得像緊湊型車,入彎出彎干凈利落;深踩電門,動力不似傳統(tǒng)電車那般突兀,而是如絲般線性傾瀉,出彎時扭矩穩(wěn)穩(wěn)持續(xù),連輪胎抓地的嘶鳴都帶著德系調校的精密感。
日常通勤:切換至日常通勤模式時,像瞬間褪去了賽道的鋒芒,變得溫順又體貼。空氣懸架自動抬升至 142mm,配合 CDC 減振器的柔和阻尼,碾過路面井蓋或減速帶時,震動被層層過濾成輕微的起伏,車身幾乎沒有多余跳動。堵車時緩踩電門,動力輸出像絲綢般平順 —— 這是德系調校的細膩,讓每天的通勤路,成了不必緊繃的享受。
奧迪 E5 Sportback 的電動性能不僅帶來瞬間迸發(fā)的加速快感,更藏著熟悉的 “奧迪靈魂”—— 德國工程師親手調校的 quattro 智能四驅系統(tǒng),搭配自適應空氣懸架與 CDC 連續(xù)可變阻尼減震系統(tǒng),讓每一次轉向、過彎都帶著德系操控的精準與厚重。電動化的爆發(fā)力與賽車級的駕控質感在此融合,既是對傳統(tǒng)的傳承,也是對未來的詮釋。

總結
奧迪 E5 Sportback 的速度,從來不止于 3.4 秒破百的數字 —— 那是一個百年品牌穿越時代的速度哲學。從機械 quattro 在拉力賽場的咆哮,到電動四驅在柏油路上的靜默爆發(fā);從德國團隊調校的賽道基因,到為中國路況定制的細膩反饋,奧迪對 “速度” 的理解,早已超越物理加速的極限。它用 579kW 雙電機承載著德系工程的積淀,用后輪轉向與空氣懸架的協(xié)同,詮釋著 “快” 的本質:不是征服時間的狂躁,而是與時間共處的從容。這種速度,是品牌在電動化浪潮中既向前狂奔、又守住初心的篤定,讓每一次加速,都成為對 “駕駛靈魂” 的當代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