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前,每每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尤其是看到女士開車從我面前經(jīng)過,心里別提有多羨慕了。 那時候,每遇過去的同學(xué)、同事,我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大家關(guān)心地詢問,以為我有多重的家庭負(fù)擔(dān)。他們哪里知道,我是因為不愿看到別人開著單位配置的雖不豪華但絕對實用的公務(wù)車,或是自家購置的雖不高檔但絕對遮風(fēng)避雨的“坐騎”時,那溢于言表的喜悅。而我自己即便真是喜歡騎車,也要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別人:生活困難買不起車。這份黑色的幽默,目的就是堵住別人進(jìn)一步的詢問。但是,這幽默里的那份尷尬、那份心虛,卻不能消除。 說實話,我并不是個愛嫉妒的人,我為別人高興,但也為自己難過。我40歲了,還混不上一輛車,對得起誰呀。 我覺得,車是代步的工具不錯,但有車更是自己成功的標(biāo)志,至少是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陀^地說,我這個人不適合開車,因為我的平衡能力差、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差,更要命的是,沒有距離感,就是平時走路,都總是東搖西晃,身上總要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自己還不知道是在哪兒撞的。然而,我還是動員丈夫買了車。 有車了!自豪,興奮,無以言表。生來要強的我,雖已經(jīng)過了虛榮的年齡,但還是要面子。 車買來了,沒有車癮的我,也不能讓它在家閑著。于是,我開著剛買來的新車上班,高興;開車出去辦事,神氣;周末,和老公去郊游,愜意…… 車的確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原來,嫌遠(yuǎn)懶得去的地方,因為有了車,而變得近了;原來不好意思而拒絕參加的聚會,因為有了車,而有了興趣。車擴大了我的活動范圍,增加了我的交往圈子。前者是地域概念,后者是人際概念。 車給我?guī)砹丝鞓贰?/P> 但是,有車以后,卻時常懷念那些沒車的日子。 于是,我喜歡周末騎車去買菜,方便、靈活;同學(xué)、朋友聚會,由我做東時,我會把地點定在我騎車的適當(dāng)距離內(nèi),我騎著自己的破車,優(yōu)哉游哉,好不愜意。 沒買車時,我想騎車但不好意思,生怕被別人笑話;而買車后,我依然喜歡騎自行車,我心安理得地騎著破車去赴會,感到自豪、輕松。久未見面的朋友,依然會問起我為何騎車,我不會再難為情,我會坦然自豪地告訴對方:因為我喜歡,騎車有利健康。 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竟讓我明白了原本被我復(fù)雜化了的簡單問題。原來,朋友的關(guān)心都是真心的,所謂的尷尬,就和自己現(xiàn)在的自豪一樣,都是自己的心理感受,與別人無關(guān)。
-
作者筆名 |
簡短內(nèi)容 |
發(fā)表時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