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為什么飛度什么時候出了1.6的引擎呢?是否2005年新版呢?錯!這臺并不是什么新車,更不是筆誤,而眼前的這臺廣州本田FIT的確是1.6的,且還是原裝的本田部件改造而成的極品。個中原因讓筆者細細道來吧!
國內(nèi)的兩廂飛度共分為兩種排氣量,一種是使用排氣量為1339cc的L13A引擎,車架代號GD1,也就是俗稱的FIT 1.3版;另一種則搭載排氣量為1496cc的L15A引擎,車架代號GD3,俗稱FIT 1.5。雖然兩臺引擎都是屬于L系列,但兩者在性格上有著明顯的區(qū)別,1.3的L13A裝備了以省油為目的的新技術(shù),i-DSi,也就是每氣缸雙火咀的設(shè)計,可以依據(jù)工況條件自行選擇同時點火或者順序點火,以達到低轉(zhuǎn)省油,高轉(zhuǎn)有力的行車表現(xiàn)。而L15A引擎雖然同為L系列,但其實就是原來的D15引擎的反置版,沒有了i-DSi技術(shù)可保留了本田獨步車壇的三段式SOHC VTEC技術(shù),這樣的取舍對于改裝車主而言,確實是一個福音。
動力升級,NA改造的極致!
這臺白色飛度的車主黎生,原來在半年前購入過另一臺FIT GD1,可惜經(jīng)過賽車場上的檢驗發(fā)現(xiàn)不管作何種的NA強化升級,動力方面都不如理想,最后只好放棄那臺1.3的戰(zhàn)驅(qū),換來如今這臺1.5的GD3。車主本身可以說是一個半職業(yè)賽車手,經(jīng)常參加ZIC或者RALLY之類的賽事,所以也深深明白到一條定律:小排量即使改裝得動力輸出再好,但引擎反應都不能與加大排氣量相媲美,畢竟,進入氣缸的燃油混合氣越多,爆炸力越強,即使是同一臺機器,CC數(shù)大了,再回腳的反應必然更強。所以車主作出了大膽的嘗試,加大排氣量!加大排氣量有多種方式,要么增加活塞行程,但此種方式不利高轉(zhuǎn)馬力輸出,車主選擇了增加擴缸,原來,在本田的維修手冊上就已經(jīng)列明了有此等加大排氣量的活塞供應(此種加大直徑活塞多用于鏜缸后供原裝引擎使用),標稱每個氣缸的排氣量增大25毫升,也就是說全部工程完成后,總排氣量足足增大了100cc,加上原來的1496cc,所以就成為了這臺題目中稱為1.6的飛度。
白色膠蓋下,便是國內(nèi)唯一的一臺“L16A”引擎
強化點火系統(tǒng),REV的獨立點火系統(tǒng)搭配原裝6度銥金火咀
自家制作的透氣機油壺
雖然買回來加大活塞,,但并不代表工程的結(jié)束,車主明白到引擎反應應該從何而來,于是便繼續(xù)進行了俗稱“偷輕”和“稱活塞”的工序。完工后,令每只活塞及連桿的重量減少了10克,而活塞的重量偏差只有正負0.1克,這不但提高了引擎運作的平穩(wěn)性,而且因為重量減少而將運作時的活塞惰性降至最低,加油時的響應性自然也提升了一個檔次。所有內(nèi)部零件工序完成后,就是氣缸蓋的加工,因為排氣量的增加,原本10比1的壓縮比根本不能令其合理地行進,于是利用切削缸蓋的方法(100個絲)以提升壓縮比至大約10.5比1,再利用BUDDY CLUB的A型(手波)電腦調(diào)整供油量和點火正時,從而令加大排氣量的工程不會功虧于供油程式上。除此以外,同樣因為排氣量增大的緣故,節(jié)氣門直徑從原來的55mm增大至58mm,以利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最后便是點火系統(tǒng),車主用上的被改裝業(yè)界廣泛認可的REV獨立點火系統(tǒng),雖然安裝方面有點麻煩,但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的,配合原車的銥金6度火咀,對于千六的機器已經(jīng)非常合適。
高流量風格,可以保持進氣溫度而作出的選擇
國內(nèi)非常多車主選擇的BUDDY CLUB電腦
來自SPOON的中鼓,造工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