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怎么看準位置?
判斷跟車距離:
1)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約1m。
2)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人腿膝蓋處)時約2m。
3)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后輪胎下沿(或地面)時約3m。
4)左后視鏡下沿看到的想對地面的橫線就是自己車頭的位置。
判斷左右距離:
一般我們判斷車身與左右兩邊的距離是通過左右后視鏡來看的,一般在駕考科目二的時候,教練會教你把坐姿跟后視鏡調(diào)節(jié)到合適的位置,那這個合適的位置到底是什么位置呢?
1)左側(cè)后視鏡調(diào)節(jié)使得本車身占據(jù)1/4的位置,然后上下各占一半,這樣一來后備廂跟路面情況都能兼顧。
2)右側(cè)后視鏡調(diào)節(jié)同樣使本車身占據(jù)1/4的位置,但是上下比為1:4。
3)車內(nèi)后視鏡調(diào)節(jié),首先調(diào)整好坐姿,然后使上下各占1/2,這樣的話基本上后方事物都能看清楚了。
怎么判斷?
1)后車影占后視鏡全部時,車距約3m。
2)后車影占后視鏡2/3時,車距約5m。
3)后車影占后視鏡1/2時,車距約9m。
4)后車影占后視鏡1/3時,車距約12m。
5)左后視鏡看到后輪翼子板中間,后門把手、車身橫線或后視鏡底線反射,相對地面就是車尾位置。
6)通過車內(nèi)后視鏡透過后擋玻璃下沿判斷后車距離:若看到后車大燈上緣,則后尾箱距后車約3m;若看到后車發(fā)動機蓋與前擋玻璃交界處,則后尾箱距后車約1m;若看到后車前擋玻璃的水平1/3,則差不多湊上了。
判斷車輪的位置:
我國的駕駛習慣是駕駛室在左邊,所以一般參照物都會先以左邊為準,判斷車輪位置也一樣,一般老司機認為,在車身允許的情況下,只要左輪能過,右輪也一定沒有問題。事實上,判斷右輪位置也有一套方法。
1)十點一刻定位法:在直行的過程當中,保持自然駕駛狀態(tài),左手握方向盤10點位置,右手握方向盤15分的位置,大拇指向前。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左手拇指位置就是左前輪中心,右手拇指位置就是右前輪中心。
2)雨刷定位法:當路邊在車頭右側(cè)的1/3處時,左邊雨刮片安置點就是左邊車輪的位置,右邊雨刮片安置點大概就是從駕駛室判斷前右輪將要通過的位置。
3)通過雨刷判斷是否壓線:當視線通過左雨刷凸起的點與地面物體重合,左輪就會從該物體處壓過;當視線通過右雨刷凸起的點與地面物體重合,右輪也會從該物體壓過。
判斷轉(zhuǎn)彎時車頭與近旁物體的距離:
現(xiàn)在很多車坐在駕駛室內(nèi)都看不到車頭的引擎蓋,一般身邊的女司機,在側(cè)方位停車的區(qū)域,往外出的時候,總害怕會蹭上前面的車,其實不用太擔心,其實車頭長度都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其實大部分轎車寬度在1.67-1.82米之間,中大型SUV可能更寬一些,故此在準備轉(zhuǎn)彎時,應保證車頭離障礙物有1.5米以上距離,這時就能安全地左、右轉(zhuǎn)彎,車頭右前角不會碰到其它車輛的。
判斷方法:駕駛室內(nèi)保持正常坐姿,眼睛只要能看到前方障礙物離你最近處(車頭、屁股或側(cè)面哪邊都行)的底盤或保險杠下邊緣,這時保證有2米以上的距離,只要打死方向盤,絕對能安全左、右轉(zhuǎn)彎,不會刮擦到車頭的右前角或左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