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老司機建議買車盡量買便宜的?你有何見解?
老司機之所以會建議買便宜車也是因為他們開了多年車所站的角度不同,我跟幾個老司機交流過,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有四個原因,如果站在他們角度來考慮的話也對。
一、老司機覺得車就是代步工具
對于老司機而言一是因為已經(jīng)心態(tài)成熟二是因為不再考慮那么多外在的因素,覺得車就是代步的,別的不需要考慮,尤其是所謂不值錢的面子更無需考慮。
我們買車確實大部分的作用就是代步,能夠安全地帶我去目的地就可以了,不管是幾萬還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車都是這個目的。所以對于開了很多年的老司機而言既然都是代步,無所謂價格了,7萬能搞定的,干嘛要花10萬。
車子越貴代表以后維修保養(yǎng)的錢越多,所以很多人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車發(fā)現(xiàn)開不起,更保養(yǎng)不起,為了面子還不得不硬撐著,何必呢?
二、老司機認為越貴的車貶值幅度越大
我們都知道車只要買了就是貶值的,時間越長貶值越厲害,而且越貴的車貶值幅度越大,要是買輛幾萬塊錢的車就是再貶值能貶值多少!
我們拿奧迪Q5舉個例子:假如我花了40萬買了輛Q5,一年以后可以賣328000,兩年以后可以賣308000,三年以后可以賣288000,4年以后可以賣268000........
這樣算下來到了第五年不想開了賣掉相當于貶值了132000塊錢。但是如果我們買的是一輛途觀,20萬就可以搞定,那么:開一年以后可以賣164000,開兩年以后可以賣154000,開三年以后可以賣144000,開四年以后可以賣134000.......
綜合算下來第五年想賣出去的時候貶值了66000塊錢,那么奧迪跟途觀的貶值幅度僅四年的時間就差了5萬多,這5萬多對于勤儉持家的人來說都可以買輛車了。
三、老司機認為貴的車后續(xù)費用也貴
價位越高的車不僅買起來貴,以后的維修保養(yǎng)以及日常開車都要貴不少。我剛開始開的那輛60000多塊錢的車一年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包括保險)七八千塊錢就夠了,但是后來買的十幾萬的車一年少了12000都不夠,那么主要的差距在哪兒呢?
1、保險:我們暫且按照全險來計算,其實有的保險我沒買,我那輛60000的車買全險的話是4112塊錢(車船420,交強950,第三者100萬的1630,車損1120);而后來買的車裸車價在150000左右,全險的話5091元,差了將近1000塊錢。
2、油耗:我60000萬的車油耗是真低,基本上5-5.5個油就可以,加92汽油,那時候也便宜,基本上5.5元,不過為了對比明顯還是按照現(xiàn)在的油價對比按7塊來計算,一年10000公里是能開上的,那么一年的油錢就是3500塊錢;而15萬的車基本上維持在6.5-7個油上,一年的話油錢是4900;這樣的花光油錢又差了1400塊錢。
3、保養(yǎng)或者偶爾出事故維修的費用相差還是挺大的,我估摸著大概算了一下能差到2000多。其他的費用比如停車費、洗車費啥的都差不多,所以幾萬跟十幾萬的車光一年維修保養(yǎng)開車的費用就得差4000多。而且不是有這么一句話:越簡單的越省事。什么意思呢?車越好越貴意味著功能越全,功能越多自然壞的機濾比較大,不是這壞就是那壞,倒也正常,所以老司機可能認為我的車越便宜,功能越少,維修的幾率就越小。
四、老司機認為車貴了肯定質(zhì)量好功能全,但車便宜真不代表一定質(zhì)量不好
別的不提,我們拿出租車司機最常開的幾款車來說,比如捷達、伊蘭特、長安鈴木、桑塔納、愛麗舍等等,這些車就是幾萬到十幾萬的價格,雖然不多貴,但是能讓出租車作為自己的首選都是有理由,最主要的一個理由就是:皮實抗造。
這一點是大家毋庸置疑的,別的不說,就拿桑塔納來說,我們學(xué)駕照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駕校的車就是桑塔納,而學(xué)習(xí)駕照的99%以上的都是之前不會開車、不了解車的新手,能讓新手們“折騰”的車必須要要抗造實用,雖然簡單了點,但質(zhì)量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