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1系三廂車上市后銷售并不火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血統(tǒng)”。“寶馬混血版”是專為中國而設計的,它脫離了寶馬公司的 UKL平臺,采用了前置前驅的布局設計,低配車型甚至還配備了1.5 T三缸發(fā)動機,與寶馬過去的車型風格大不相同,這一系列的改變都被寶馬的粉絲和用戶視為不可思議和難棗裂襲以置信。
所以,寶馬1系的三廂版本真的什么都沒有嗎?有句話說得好,“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的。”這次我們的試駕以寶馬125 i系列的頂配車型為主角,在體驗該車綜合性能的同時,小濤還將源歲深入挖掘其繼承的寶馬血統(tǒng),結果究竟如何?以下還是讓我們對其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外型,繼承經(jīng)典,比例均勻。
?
我們都知道,寶馬1系的3廂車繼承了 Compact Sedan的許多設計元素,而 Compact Sedan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寶馬70年代推出的2002款和80年代的E30款車型,盡管寶馬3系只是其正統(tǒng)的繼承者,但寶馬125 i的外觀,卻繼承了寶馬轎車的許多經(jīng)典元素。
僅從汽車的外觀造型來看,寶馬1系三廂版除了前臉延續(xù)了極具辨識度的家族設計風格外,流線型的車身更是保留了寶馬獨特的運動感。除入門車外,其它車型在外觀上沒有特別顯著的差別。
內部,很寶馬,但是有點不一樣。
?
除外觀外,內部依然很寶馬。
進車后,凳兄中控臺偏向于駕駛者一側的布局,延續(xù)了寶馬以駕駛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黑與銀的內飾再配合多處紅縫的設計,動靜皆宜之間彰顯出其獨特的動感特質。
其三輻式真皮方向盤,操控輕巧,即使是女司機也能輕松駕馭;配以多功能按鍵,可讓使用者在開車時實現(xiàn)定速巡航、電話接聽、音量控制等功能。
?
無論是8.8英寸的中控顯示屏,還是空調區(qū)域的按鍵布局,或者 iDrive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都將成為寶馬經(jīng)典的元素。然而,當我們看到這種機械檔桿出現(xiàn)在寶馬1系的三廂版車型上時,我們才最終確定它與以往的寶馬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