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發(fā)展史上,盤式剎車作為鼓式剎車的升級替代品,必然在技術上有著諸多的優(yōu)勢,而它同時也必然存在著自己的弊端,正所謂“針無兩頭利”。 它的致命傷就在于絕對制動力不高。為什么呢?很好理解,工作接觸面積小。大家都知道,無論哪種剎車方式,起作用的都是摩擦力,在其他變量都相同的時候,有效工作面積就決定了摩擦力的大小?!澳窃趺催€有那么多高檔車,甚至是賽車采用碟剎呢?”當然,他們很好地“掩蓋”了這個弊端,方法就是加大剎車盤、剎車片和卡鉗的尺寸,增大接觸面積。像一些聞名改裝品牌的剎車盤少說也有11、12寸,大的甚至到了14寸,而我們所比較的盤和鼓卻只有5、6寸而已。就像我開始所說的,同級才有可比性… 舉個例子來說:像豐田的VIOS威馳的后輪鼓式剎車尺寸大概在6寸左右,而大眾的POLO后輪雖然是碟剎,但尺寸也于前者相差無幾。這樣小的剎車盤所能達到的制動效果實際上并不比同等級的鼓剎要好。除非能增大到像奧迪A6配備的11寸左右剎車盤。 加大摩擦力還有一個方法——增加壓力。想獲得相同甚至更大的絕對制動力,還可以增大卡鉗作用力,這就需要極高的剎車泵液壓比,很多賽車都會改用強大的液壓手剎系統(tǒng),而你的車有嗎?沒有。由此造成的剎車系統(tǒng)管路壓力也會非常大,很多賽車都會更換特制鋼管,而你的車有嗎?也沒有。據(jù)我所知,現(xiàn)代經(jīng)濟型家用轎車還都普遍采用著拉線的方式吧…。在比賽中,有時候為了追求U turn也就是發(fā)卡彎的瞬間絕對制動力,改裝技師甚至會把后輪碟剎改成鼓式剎車。如果對你有幫助或啟發(fā),請幫忙點擊一下有用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