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林肯草原試駕活動前,我對SUV的顛簸早有心理準備——畢竟草原上的路,坑洼得能把人顛出隔夜飯??砷_著飛行家跑過那段15公里的 "搓板路" 后,我摸著頭跟同行說:"這哪是開車,分明是坐移動沙發(fā)。"


從莫爾格勒河營地往白樺林景區(qū)趕時,導航突然提示前方修路,得繞行一段牧民踩出來的便道。遠遠望去,路面上全是深淺不一的車轍,跟被搟面杖碾過似的。我心里咯噔一下,趕緊放慢車速,結果車開上去竟沒想象中顛,后排同事還在慢悠悠地喝奶茶,說 "比家里樓道的地磚還平整"。
更絕的是過連續(xù)起伏的土坡。以前開別的車沖這種坡,車頭會"哐當"一聲砸下去,屁股都能離開座椅。但飛行家過坡時,懸掛系統(tǒng)像有彈性似的,車身輕輕一沉就穩(wěn)住了,連杯架里的礦泉水都沒晃出多少。同行的攝影大哥舉著相機拍了一路,說 "鏡頭都沒怎么糊,比防抖云臺還管用"。

中途休息時,我蹲在車底研究半天。工程師笑著說這是新款的"自適應懸掛",能每秒掃描 500 次路面,坑洼處自動變軟吸收震動,平坦路又會變硬保持支撐。他指著車輪附近的傳感器說:"就像給車裝了無數(shù)只手,路不好就輕輕托著你,路好就穩(wěn)穩(wěn)扶著你。"后來換領航員體驗,發(fā)現(xiàn)這大塊頭的懸掛更"聰明"。在一段碎石灘上,明明看著車輪都快陷進石縫了,車身卻穩(wěn)如泰山。副駕的大姐拆開化妝鏡補口紅,手都沒抖一下,驚得直說 "這技術能治暈車吧"。

回程時特意試了試急打方向。在一段突然出現(xiàn)的直角彎,我猛打方向盤避讓,本以為會側傾得厲害,結果車身只是輕輕一晃就回正了,連后排的行李都沒倒。工程師說這是懸掛和防傾桿在配合發(fā)力,"既要讓你舒服,又得抓得住地"。

到了營地,一群人圍著車討論。開硬派越野的老周拍著引擎蓋說:"我那車能跑爛路,但顛得像騎馬;你這能跑爛路,還能坐得像躺沙發(fā),林肯這是把越野車和家用車的優(yōu)點揉一塊兒了。"

確實,以前總覺得 "操控好就得硬邦邦,舒服就得軟塌塌",這次算被林肯打臉了。聽說這套懸掛是新款的核心升級點,等上市了真得帶父母來試試,畢竟能讓老人在草原搓板路上安穩(wěn)打盹的車,才是真的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