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隨著當日生產第一輛轎車下線,
北京現(xiàn)代單月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首次突破一萬輛大關。這是
北京現(xiàn)代發(fā)展歷程中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也標志著
北京現(xiàn)代在向今年產銷15萬輛目標前進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介紹,經過第二期改造工程,北京
現(xiàn)代在4月初達到了年產能15萬輛的標準。從統(tǒng)計數(shù)據上看,產能擴大的成效是立竿見影:今年一季度,在第二期改造工程尚未完全完成的情況下,北京
現(xiàn)代累計生產轎車21493輛,同比增長168%;銷售21910輛,同比增長202%;銷售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146%。4月份單月生產量更是突破1萬輛大關,預計到4月底北京現(xiàn)代本月產量將達到13000輛,同比增長170%。
隨著產能的擴大和月產量的提高,北京現(xiàn)代將能更有效地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供銷效率,緩解訂單積累的壓力,從而進一步促進銷售的增長。據悉,自去年底
伊蘭特上市以來,已經積壓訂單逾萬份,目前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同時,第二期改造工程完成后,生產
索納塔和
伊蘭特的同一生產線具備了很強的柔性生產能力,保證了北京現(xiàn)代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計劃,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同時也為消費者特別需求的小批量車型生產打下了基礎。這種柔性生產能力貫穿于整條生產線。沖壓車間一個沖壓件全部模具的更換只需要短短的18分鐘,就可以由生產
索納塔變?yōu)樯a伊蘭特零件;車身車間的一臺全自動大型焊接組裝設備可以同時焊接四種不同的車型,兩個車型的轉換過程全部自動化;涂裝車間在改造后也達到了柔性生產的要求,一套設備可以噴涂的顏色達到了13種。北京現(xiàn)代的柔性化生產線為靈活的生產提供了完全的保障。
據悉,北京現(xiàn)代又一個“并行工程”拉開了序幕——第二期改造工程剛剛完成,年產能30萬輛的改造工程已經開始動工。到2005年北京現(xiàn)代將實現(xiàn)年產30萬輛整車和30萬臺
發(fā)動機的生產能力。(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