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級轎車市場的定義
關于中級轎車的定義,一直以來都不是劃分的很清晰,大多數人會不會認為轎車的級別跟轎車的價格密切相關?我們來看看官方定義是怎么說的,從2005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產業(yè)信息部正式實行新的車型統計分類,主要參考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兩個國家標準,其中將原有的轎車五級劃分標準全部整合進“基本型乘用車”一個范疇。目前國內轎車市場對車型分類并無明確一致的定義,考慮到中級轎車價格與各廠商的市場策略有關,而且中級轎車近年來價格變化迅速,不宜作為車型的關鍵劃分依據,故本文在中級轎車的界定上,結合了國內外乘用車劃分重要指標——軸距、排量與車身尺寸,并適當參考了市場價格,將中級轎車定義為“軸距大于2.4m,排量1.3~2.0L,車長4.1~4.7m,市場價格不超過20萬元的轎車”。2005年符合此劃分標準的國產中級轎車共有伊蘭特、桑塔納B2、捷達、花冠、凱越、桑塔納3(2)000、福美來、富康、寶來、愛麗舍、標致307、威馳、菱帥、陽光、風云、賽納、高爾夫、旗云、紅旗、畢加索等20個品牌、49種型號。
在眾多新車呼之而出的現在,廠家為了新車的銷售量,新車定價都是很有講究,這樣的話對于上面所說的這些中級轎車壓力是非常大的,最近車市是降聲一片,馬上又要迎接五一黃金周了,各大廠家商家肯定都是下大狠心提高銷售量,解決庫存問題。下面為大家舉幾個熱門車型的例子。
依蘭特價格潮漲潮落:《潮起潮落 凱越伊蘭特價格雙雙回漲》
凱越降個徹底:《讓利8000 凱越全線價格又有大幅優(yōu)惠》
寶來只是短期促銷:《一汽寶來并未降價 現正進行短期價格促銷》
當然,純粹從技術角度做嚴格劃分是很難的,如寶來和陽光,在車身長度上要比其他車型稍遜一籌,但從品牌形象和市場定位來看,這兩款車卻又是非常典型的中級轎車;而高爾夫和賽納,一個是兩廂車,一個是兩廂半,長度肯定不夠中級車標準,但從乘坐空間和價位看,也可歸為中級車。
2 、產銷數據及市場特點分析
以下數據均根據中國乘用車聯席會公布,其中桑塔納、捷達等品牌在2005年1月的數據與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信息部公布的結果出入很大,原因不得而知。因其發(fā)布時間早,故本文采用之。
表1:2002~2004年、2005年1~2月中級轎車的銷售市場份額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1~2月累計 | ||||||
銷量(輛) | 市場份額% | 銷量(輛) | 市場份額% | 銷量(輛) | 市場份額% | 銷(輛) | 市場份額% | 同比2004年1~2月累計% | |
汽車 | 3248058 | ―― | 4390806 | ―― | 5071061 | ―― | 684499 | ―― | -6.94 |
轎車 | 1126029 | 34.67(占汽車) | 1971601 | 44.90(占汽車) | 2326492 | 45.87(占汽車) | 286109 | 41.79(占汽車) | -15.99 |
中級轎車 | 373434 | 33.16 (占轎車) | 831607 | 42.17(占轎車) | 990410 | 42.57(占轎車) | 139271 | 48.68(占轎車) | 6.40 |
PCauto關于捷達:《04款捷達終于現身深圳 老捷達價格微調》
PCauto關于桑塔納:《踏實可靠 桑塔納3000出租車型試車報告(圖)》
2003年以前,10萬元以下的經濟型轎車和2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轎車,一直是車市的主角,而10~20萬元的中級轎車卻少有人問津。曾幾何時,經濟型轎車拉開了昏天黑地的價格戰(zhàn),刺激了消費;另一方面,新雅閣、君威、馬自達M6等中高檔車由于產能限制出現奇貨可居的現象。
然而,進入2003年第二季度以后,從寶來和凱越開始,中級車在消費市場的地位可謂蒸蒸日上,隨著北京現代的伊蘭特與東風日產的陽光加入中級轎車市場的博弈后,中級車更是進入了一日千里的加速發(fā)展階段。如表1,2003、2004兩年中級轎車占整個轎車市場的銷售市場份額,迅速由2002年的33.16%分別升高到42.17%和42.57%;2005年1~2月份,在整個汽車市場和轎車市場均大幅下挫的形勢下,中級轎車市場依然保持了6.40%的增長率,市場分額更是高漲至48.68%。
由于中級轎車的利潤空間,相對于普通級、微級轎車而言要大得多;而其相對于中高級轎車的市場容量又要大得多,所以其普遍被各個廠家看好,于是,合資企業(yè)紛紛拿來在國際市場上暢銷的主打中級車到國內生產,使得近兩年上市的新車型大部分都集中在中級車市場上,從而使中級轎車的市場分額一路高走。
表2: 2005年1~2月中級轎車分品牌產銷量統計分析表
由上面表2可知,與整個轎車市場一樣,2月份的中級轎車市場,經歷了從“龍?zhí)ь^”到“倒春寒”的拐點,春節(jié)之前與之后冰火兩重天,2月份的中級轎車市場銷量大幅下降達26.5%。具體從各品牌情況來看,“新三樣”中的依蘭特一支獨秀,銷量仍在萬輛以上,“老三樣”中的桑塔納B2、捷達的銷量在五千以上,與依蘭特一起組成中級車的第一陣營;2月銷量在2000~5000輛的品牌花冠、凱越、桑塔納3(2)000、福美來、富康、寶來、標致307全屬于“老三樣”、“新三樣”和“精三樣”,這7大品牌組成中級車的第二陣營;剩下的10個品牌銷量全在2000輛以下,為中級車的第三陣營,在第三陣營中,高爾夫、旗云、紅旗、畢加索這4種品牌月銷量連續(xù)兩月降至1000輛以下,如果不改變市場策略,有被市場淘汰的危險。
從圖1中2005年1~2月中級轎車前11大品牌累計銷售市場分額來看,第一陣營的市場分額之和為43.01%,第二陣營為38.08%,第三陣營僅占18.91%。
圖1:2005年1~2月中級轎車前11大品牌市場分額餅圖
2月中級車市場之所以出現大幅度下降,筆者認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從乘用車消費的規(guī)律來看,每個大節(jié)前都會有一個購車高潮,節(jié)后迅速退潮。這么說來,1月份的熱銷實際上是將2月份的部分購買潛力提前釋放,甚至透支,因此,2月份的銷量不可能達到新峰值,回落也在意料之中。另一方面,1月份由于部分車型供應斷貨,出現車價上漲、銷售火爆的局面,但隨著春節(jié)的過去,2月份車市供求關系逐漸恢復平衡,購買需求當然一路走低。
此外,業(yè)內人士分析,節(jié)前1月車市的強勁增長還有許多特殊因素。比如:去年底各經銷商為消化庫存大幅促銷甩賣,吸引了一部分持幣待購的消費者;為消化庫存,廠家紛紛削減轎車的產量,導致了供給結構的不合理?傊,車市春節(jié)前紅火靠的還是私人集中消費,單憑此點不能認為2005年中級車市場已經轉暖,當然也大可不必悲觀,據最新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和成都五大城市的居民,有22%的人表示愿意購買10萬元以下經濟型車,而表示購買10萬到20萬元中級車型的占到了47%,有16%的人愿意購買20萬到30萬元中高檔車型,而僅9%的人傾向于購買30萬元以上的車型。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中級車不僅大受歡迎,而且其受關注度正持續(xù)升高。另據權威機構預測:2005年我國有購車能力的家庭將達到4200萬戶。這些數據說明,2005年中級轎車的市場潛力巨大。
對于3、4月份中級車市場,筆者預計,只要不出現重大意外事件,還應該是老規(guī)律,即“三平四旺”,3月份的市場需求應該比2月份略有升高,4月份將重現黃金周前的“黃金效應”,市場應步入第二個銷售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