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技術(shù)什么的我們普通用戶也不懂,日常也沒什么機會開各種別對比,只開過朋友的途觀和阿特茲還有教練車,我說下自己的感覺。1.堵車時蠕動感覺不錯,雖然低速2檔3檔還是有頓挫,但比起雙離合的油門小了不走,油門大點一沖實在強太多了。2.升檔平順無感覺,我同事開英朗,第一次坐我車表示你這換擋感覺不到的,這點比較公認。3.起步動力響應(yīng)迅速,換擋快,扭矩爆發(fā)早。只看賬面180匹馬力的320算是2.0T弱雞水平。但實際加速時,油門請求反應(yīng)快。不是說地板油,舉個例子:那種日常半堵不堵的狀態(tài),制動后加30油門超車變線,在類似這種需要頻繁換擋循環(huán)的路況下,這個響應(yīng)就就具有優(yōu)勢,讓人感覺很靈活。4.省油,可能會覺得挺搞笑的。但實際上這套標定在同級里是相對省油的。我一般通勤城市、環(huán)線、高速都開的話,綜合不低于7,不超過9.5。3年下來目前8.9。我同事的老途觀日常10個油上下……也不知道他怎么開的……日常他開車比我佛系多了……說了這么多自認為的優(yōu)點,這玩意的缺點你常來也會感覺出來。過早升檔,高檔低轉(zhuǎn)。舒適模式下,總是過于積極的升檔,把轉(zhuǎn)速壓在2000以內(nèi),這種拖檔一樣的操作在我需要加速時感覺特別的詭異,就像沒睡醒一樣。而且聽說B48比N20更積極的壓轉(zhuǎn)速……被環(huán)保政策逼的也是醉了……所以路況復雜的話還是運動模式靠譜……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