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智駕燃油車時,智能駕駛配置的成本占比是多少?
購買智駕燃油車時,智能駕駛配置的成本占比并無固定標準,會因多種因素而不同。智能駕駛成本受企業(yè)研發(fā)投入、技術(shù)路線、智駕級別等影響。比如大疆認為 10 萬級普通車型增加 5000 - 7000 元成本就能實現(xiàn)智駕功能;而華為采用激光雷達等技術(shù),智駕成本較高。不同價位車型對智駕成本接受范圍有別,10 萬左右車型成本??刂圃?5000 元以內(nèi),成本占比也因此不同。
兩年前,大疆車載負責人沈劭劼提出,一套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成本下限是整車的3%、上限是5%。下限能保證智駕功能正常投入使用,上限則反映了消費者對成本的接受程度。這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能駕駛配置在整車成本中的大致范圍,但具體到不同品牌、車型和智駕級別,仍有較大差異。
以比亞迪為例,不同價位車型的自動駕駛成本有著不同的接受范圍。接近比亞迪的人士表示,天神之眼C平臺的軟硬件方案成本為4000元左右,低于業(yè)內(nèi)平均水平。在10萬左右的車型中,自動駕駛成本要控制在5000元以內(nèi);15萬到25萬的車型,成本一般不超過1.2萬元;25萬以上的車型,成本可適當放寬到1.2萬元以上。
一些企業(yè)推出了成本較低的智能駕駛方案,使得智能駕駛配置能夠下沉到更低價位車型。四維圖新基于自研的“AC8025芯片+地平線征程3”的艙行泊一體方案,成本可控制在2000元以內(nèi),5萬元的車都能標配。大疆車載提出7V+32TOPS配置從今年開始將慢慢成為8萬 - 15萬元級別車型的標配。
總的來說,智能駕駛配置成本占比在不同情況下差異明顯。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成本的降低,智能駕駛配置在更多車型上得到應(yīng)用,消費者在購買智駕燃油車時,可根據(jù)自身需求和預(yù)算,綜合考量智能駕駛配置的成本占比。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