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應(yīng)該反思在華行為 對未來6條忠告
那么菲亞特在中國的失敗是否就要歸咎于阿爾貝里諾和他的前任呢?絕不是!菲亞特在中國的失敗,是菲亞特高層決策的失誤:
一、觀念失誤。
在世界上所有的汽車集團中,恐怕只有菲亞特最低估了中國市場的價值。這是一個可笑更是可怕的觀念,從而導(dǎo)致了一系列的失誤。我想用不了多少年,菲亞特在中國的失敗就會出現(xiàn)在某些經(jīng)濟學和市場學的教科書上,當然是反面教材。菲亞特高層已經(jīng)應(yīng)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可以沒有菲亞特,但是菲亞特不能沒有中國。
二、策略失誤。
主要是在產(chǎn)品策略上,當菲亞特的178車型進入中國市場,并初步打開局面之后,應(yīng)迅速的讓更高級的車型跟進,以鞏固和擴大戰(zhàn)果?墒欠苼喬貨]有這樣做,而是沒完沒了的和南汽扯皮。這就使得菲亞特不但錯過了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五年”,更使得菲亞特在中國的前景渺茫。
三、用人失誤。
菲亞特在中國的用人可說是一盤亂棋,譬如恰巴,用他是對的,換他是錯的;米瑞斯以通用背景進入南京菲亞特,原無不當,但是在菲亞特和通用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下卻不能這樣做,這不但使得米瑞斯無功而返,更使得南京菲亞特白白喪失了一年時間;馬斯博是商務(wù)精英,卻讓他陷入行政泥潭;韓同安是營銷高手,卻在根本說不上營銷的時候把他放進了中意沖突的漩渦。
在阿爾貝里諾“拆廟”成功后,就應(yīng)該立即改派“蓋廟”行家前來重整山河。這真是一步錯、步步錯。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2004年至2007年的三年期間,菲亞特(中國)更換了五任首代。如此頻繁的臨陣換將,要打勝仗無異于癡人說夢。
四、決斷失誤。
菲亞特和南汽的矛盾由來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無法繼續(xù)發(fā)展,也要用妥協(xié)、懷柔,甚至冷戰(zhàn)的方式對應(yīng),要堅持到建立新的根據(jù)地,而絕不可貿(mào)然分手。這樣分手,看來干脆,實為草莽!跋嘁姇r難別亦難”,其實在商場上,相見可比分別難得多了。這種決斷給菲亞特帶來的負面影響,恐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現(xiàn)出來。
我這樣批評菲亞特,諒菲亞特不會服氣。問題出在雙方,怎能把棍子打在一人頭上?南汽當然有責任,而且我認為是更大的責任。無可奈何花落去,對于南汽的話題,我不想多說,不能多說,也不忍多說。
菲亞特在中國已經(jīng)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它向何處去?已經(jīng)沒有時間再讓它猶豫、觀望、等待。鄙人不才,總是還要對菲亞特提出幾點忠告:
一、菲亞特高層必須盡快地重新審視它對中國的認識和戰(zhàn)略,要踏踏實實、謙虛謹慎地在中國重新學習。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這是根本的一條。如果再以玩笑和輕率的態(tài)度在中國“玩票”,就干脆別來。
二、菲亞特在中國,已失盡先機。如要再次進入,就要拿出真金實銀的東西來,而決不能再糊弄。菲亞特不但要拿技術(shù)換市場,更要拿真誠換人心。如果做不到這點,那就不光和南汽不成,和任何“汽”你都不成。
三、迅速組織具有開拓經(jīng)驗的精兵強將進入中國,并且一定要信任、依靠本土精英,只有用比當初進入中國時十倍的積極和努力,才有可能東山再起。
四、重新定位三款進口車的目標市場,妥善解決價格認知問題!谶@個問題上,菲亞特高層首先考慮的不應(yīng)是利潤,而是生存。
五、迅速激活以派里奧為代表的178車系,要考慮與中國二線汽車企業(yè)合作,這樣才能保證進展速度,而且可以保證足夠的話語權(quán)。178車型一旦重新生產(chǎn),就可以盤活所有閑置的生產(chǎn)資料和生產(chǎn)能力,就可以重新組織供應(yīng)鏈條,就可以穩(wěn)住寶貴的經(jīng)銷商,就可以安定16萬菲亞特車主的心。
六、如果第五條可以盡快實現(xiàn),那么菲亞特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談判的籌碼,就可以從容——但并非拖沓地去和中國一線汽車企業(yè)洽談合資事宜。菲亞特要在中國做大作強,畢竟還是需要在這個層面上的合作。